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都不能检查出不正常的表现。
消化不良形成的原因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
1、动力障碍消化不良:早饱、恶心、呕吐、餐后饱胀和上腹或全腹胀满,大量进食尤易发生。
2、溃疡样消化不良:上腹痛,饥饿时加重,部分患者进食后疼痛加重。抗酸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3、反流样消化不良: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等,内窥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小儿消化不良症状:
1.腹泻。消化不良分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的表现是一天腹泻在10次以下,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水分不多,腹部胀气,偶有呕吐,有时发热,但不太高,病儿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中毒性消化不良者病情较严重,发病突然,热度较高,每天排便一般在20次左右,亦有次数更多者。大便常呈水状或呈蛋花汤状,无里急后重(下坠)感。呕吐频繁,每天可在10次以上,造成严重脱水。病儿甚至抽风,意识消失,如不及早治疗,可造成死亡。
2.大便恶臭。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时,虽未稀泄,已有伤食泄之先兆,此时应马上减少饮食量,予以调整,可避免泄泻的发生。
3.拒食。当小儿偶然有一顿食欲减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强进食,而让其减食一顿。
4.夜卧不宁。烦啼、手心热、踢被揭衣,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正如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几分饥和寒”,“胃不和则夜不安”。当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添加辅食后,要注意晚餐不能过饱。1岁左右的小儿更不要临睡前饱饮饱餐。
5.面颊潮红。小儿停食可以表现为午后、晚上面颊潮红。伤食重小儿之面颊燎红,表现为面部皮肤粗糙,环境稍热面部燎红更甚。此时可节食,少进主食,而代之以蔬菜水果,以助消化。
6.口臭。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有这种现象时,可减食或停食一顿,以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消化不良的预防和保养
第一、是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消化不良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依峰碱性生命液中富含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使达到酸碱平衡,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解决消化不良的问题。同时必须以清淡食物为主,维持1~2天即可使胃肠道得以清除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从而使消化机能康复。切忌进食荤腥、油腻、海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宜再吃较多的甜食或冷饮。
第二,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保护好胃不受损害。
第三,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通过增强身体热量的消耗来消除消化不良。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使身体达到酸碱平衡,避免消化系统的紊乱。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可有效有避免消化系统的紊乱。
第五,远离烟、酒。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喝酒,极易导致人体的酸化,避免肠胃受到刺激。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依峰碱性生命液为什么可以预防消化不良
依峰碱性生命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活性碱可以促进人体酸碱平衡使人体沉积的垃圾得以排出体外,从而预防消化不良等很多内源性疾病的发生。
依峰碱性生命液饮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日饮水4杯,每杯滴入6滴
旅游疲劳,长时间乘坐车、船、飞机:250—500毫升滴入12或24滴饮用
考试前用脑过度时:滴入水中20滴饮用
卧床或其他缺少适量运动者:每次饮水时滴入水中12—16滴
精神紧张:滴入水中12滴饮用
运动过量或其他过度劳累消耗过大时:滴入水中12—15滴饮用
饮酒过量时:滴入水中20—30滴饮用
吸烟者:每次饮水时,滴入水中8—10滴饮用
夏季高温人体失汗较多:每饮水时滴入水中8—10滴饮用
长时间坐、立或熬夜:滴入水中12—15滴饮用
痛风、高血压、糖尿病、胃酸过多、便秘、肥胖等:每日饮用4—5杯每杯滴入9滴
经常吃药的人:服药半小时之后在水中滴入9—12滴
QQ:851890695
www.ouryifeng.com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